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批转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5:50:30  浏览:97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批转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批转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筑府办发〔2009〕191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

暂行管理办法



为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步伐,根据《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筑党办发〔2008〕30号),自2009年起,我市设立了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为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管理,特制定《贵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引导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一条 资金来源及性质

引导资金属市级财政预算内资金。

第二条 资金使用范围、方式和原则

根据〔2008〕30号文件精神,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我市旅游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及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使用方式分为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和年终奖励等。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经营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资金的使用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工程直接费用的20%。

第三条 资金监管

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市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项目申报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按基本建设程序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引导资金。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需提供项目相关批复文件、贴息资金申请报告、贷款银行出具的贷款利息单。其中:市属部门管理的项目由项目法人单位向主管部门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再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报;区、县(市)管理的项目由法人单位向所在地发改局申报,抄送所在地财政部门,所在地发改局审核后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报。奖励资金的使用,每年岁末年初,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筛选后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对税收和就业贡献大的服务业企业和工作力度大的区县(市)及部门给予一次性年终奖励。

第五条 项目审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接到项目申请报告后及时对项目进行审查筛选,对初选项目会同市财政局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考察确定。

第六条 下达投资计划

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对申请贴息、补助资金的申报项目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对使用贷款贴息的项目,直接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项目,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批复文件和要求,直接进行配套。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投资计划(含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后,按项目隶属关系,市属项目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到项目法人单位;区、县(市)所属的建设项目,由市财政局将资金拨付到区、县(市)财政局,区、县(市)财政局再转拨到项目法人单位。

第七条 项目管理

市、区两级发改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管,对不按批复内容实施的项目有权进行制止或纠正,经制止或纠正后仍不改正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将进行资金计划调整,并收回已拨付资金。

第八条 竣工验收

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督促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由项目投资主体方组织竣工验收后,将相关验收资料抄报市区(县、市)两级发改部门备案。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财政局共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镇江市职业教育培训统筹经费征收及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镇江市职业教育培训统筹经费征收及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职业教育培训统筹经费征收及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镇江市职业教育培训统筹经费

  征收及使用管理办法

  

  为促进我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02〕12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004〕28号)、《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关于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苏教职〔2005〕18号)和《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镇政发〔2003〕15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镇江市职业教育培训统筹经费征收及使用管理办法。

  一、征收范围及标准

  1.镇江市范围内各类企业(含部、省和外省、市驻本市企业),包括国有(含国有控股企业)、集体(含集体控股企业)、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及其它城镇企业等,均属征收范围。

  2.各类企业按本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其中1.5%留在本企业,专门用于本企业的职工教育和培训,0.5%由市政府集中统筹使用。

  3.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地方政府不再征收集中统筹部分的经费。

  二、征收管理

  4.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以下均指政府集中统筹部分)由各级政府委托地方税务部门征收。劳动保障部门应主动提供应征企业名单和工资总额等相关信息资料。

  5.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按季征收。各企业应按规定于季后10日内主动向地税机关申报缴纳,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时统一使用基金(费)缴款凭证,并及时将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解缴至政府指定的财政专户。

  6.对不按规定缴纳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的企业,由地方税务机关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三、经费使用

  7.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是政府按一定比例统筹,专项用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政府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政府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镇政办发〔2004〕168号)和《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镇政办发〔2004〕167号)等文件的规定。

  8.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照“纳入预算、明细核算、先收后支、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结余结转”的原则管理和使用。

  9.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骨干示范性职业教育学校(专业)的建设、企业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社区职业教育、征收工作的业务费支出、有关奖励经费等方面,优先安排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不得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福利、弥补财政赤字或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

  10.镇江市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由市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日常工作。

  11.每年四季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市财政、地税、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根据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可用来源数,按照项目轻重缓急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研究编制下年度支出预算。由市财政局汇总,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12.财政、地税、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审计等部门在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中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

  13.挤占挪用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的,一经发现,除责令整改外,还将依法追究单位主管人员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其他

  14.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前市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统筹经费的文件同时废止。

  15.各辖市、丹徒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华福周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华福周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的规定,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接受华福周(女)辞去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报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认。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